腹股沟斜疝
■ 什么是腹股沟斜疝?
凡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者称为腹股沟斜疝。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90%,或占腹股沟疝的95%。男性占绝大多数,右侧比左侧多见。腹股沟斜疝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前者的发病原因为腹膜鞘状突未闭,后者的发病原因除了腹股沟部有先天性缺损外,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发育不全起主要作用。
■ 腹股沟斜疝有哪些表现?
1.易复性疝为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肿块,站立或负重时出现,平卧休息或用手推送,肿块可回纳腹腔。
2.肿块质软,呈带蒂“梨形”,可达阴囊或大阴唇。
3.体检时用手指伸进腹股沟管外环,可发现外环口增大,咳嗽时有冲击感。病者再站立,并咳嗽,疝不再出现。
4.难复性斜疝者,平卧时疝亦不消失。
5.嵌顿性疝表现为肿块突然增大,紧张发硬,并伴有明显疼痛,推之不能还纳腹腔。如嵌顿的内容物为肠管,可出现机械性肠梗阻征象。
6.绞窄性疝的临床症状多较严重。绞窄时间长者,由于疝内容物发生感染,侵及周围组织,引起疝外被盖组织的急性炎症。
■ 腹股沟斜疝有什么危害?
1.可复性腹股沟区包块:下腹部,最低端位置,包块向外突出,站立或跑动、咳嗽、腹部用力时包块会突出,躺下后,腹部无压力时包块消失。
2.随时间增长,包块较大时部分人局部会有坠胀感,甚至疼痛、胀痛感。如肠管嵌顿,时间过久会出现肠梗阻,甚至肠管坏死、感染等现象。
■ 腹股沟斜疝该如何治疗?
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方式,目前有效的方法主要就是手术处理,其他的治疗方式效果比较差,一般根据病情的情况,选择进一步治疗的方法。
如果是成年人的话,一般可以选择疝囊修补或者选择微创等方式处理,儿童的治疗方式一般是精索高位结扎,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都是需要先到医院就诊检查来明确诊断的方式处理,一般可以通过相关的检查,彩超等情况就能明确诊断。术后恢复大约需要7天左右的时间,3个月内不能剧烈运动增加腹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