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7194671
  

警惕!容易被误诊的食管裂孔疝!

2022-10-10

食管裂孔疝一个看起来生僻的病名,却是一个非常高发的疾病,据统计这种病的发病率,四十岁以下为9%,五十岁以上为38%,七十岁以上则高达69%


之所以不被大家熟悉,最重要的原因是不容易确诊,反而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图片



●  什么是食管裂孔疝?


我们胸腔和腹腔之间由一层扁平肌肉分隔,叫膈肌,膈肌上有一个裂孔叫食管裂孔,食管穿过膈肌上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与胃相连。


正常情况下食管裂孔刚好可容纳食管通过。


但当我们腹腔内压力大于胸腔,造成食管裂孔过大,于是压力差会将胃的一小部分“吸入”胸腔内,称为食管裂孔疝。


图片



●  发病的原因有哪些?


常见原因可分为三种:


1.腹压增大使得胃食管结合部向上移动,近端胃进入胸腔,从而易发生食管裂孔疝;


2.膈肌及裂孔周围组织薄弱,膈肌肌肉或连接组织的变化有助于疝的发展;


3.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引起食管缩短,导致牵拉胃食管连接部进入胸腔,从而形成疝。


图片



●  食管裂孔疝症状?

食管裂孔疝,最常见的是造成胃食管反流,也就是本来存在于胃内的胃酸,因为食管裂孔疝的影响,倒流进入食管。导致一系列症状,包括胸骨后烧灼感、胸骨后闷痛、不能平卧睡觉。


甚至还能发生很多食管外的症状,比如:反复迁延不愈的咽喉炎、哮喘、肺炎等呼吸道症状;心率失常、心功能不全等心脏症状;贫血、消瘦等营养方面障碍症状;还有一些胃痛、消化不良、便秘等不典型症状。反复的食管返流、胃酸的刺激,有增加食道癌的风险。


图片


食管裂孔疝怎么治疗?

目前对于食管裂孔疝的治疗,主要包括内科治疗外科治疗两大类。

内科治疗的主要治疗是控制胃食管反流促进食管排空以及缓和或减少胃酸的分泌。但是对于食管裂孔疝的患者,内科治疗仅仅是治标不治本,仅能从症状上缓解病人的痛苦。

因此,手术治疗是唯一能够复位疝囊的方式。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可在狭小空间操作等优势,逐渐成为治疗食管裂孔疝的首选术式。